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在美国引起的争议大于票房,但在中国上映后票房比较可观,可惜讨论者寥寥。片中的阶级、种族歧视,以及音乐家唐·谢利本人的真实经历,都未得到关注。
《绿皮书》讲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这一年离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发表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演说尚有一年,《民权法案》尚未宣布种族隔离与歧视政策的非法性。所以当黑人钢琴家唐·谢利(Don Shirley)——人称谢利博士——带着自己表演三重奏的两个同伴深入美国南方腹地各州巡回演出时,不得不带着一位大块头白人司机。司机不只是司机,更兼有保镖职责,一黑一白,踏上一趟公路之旅。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借助唐·谢利黑人加同性恋双重身份带来的戏剧冲突,剧作视角却放在了白人司机托尼身上。两个角色虽然都挺让观众喜欢,现实中却有人不高兴了,他们是唐·谢利的哥哥和侄子,“唐跟我们的关系,可没有电影里说得那么糟糕,他跟托尼也仅仅是普通工作关系而已”。
只不过,引起的争议确实不少。谢利一方的亲属站出来,称《绿皮书》有大量不实之处,称其为一部“谎言交响曲”,尤其电影宣传词所称的“故事灵感来源于一份真正的友情”令他们愤怒。按照唐·谢利的哥哥莫里斯夫妇所说,二人是单纯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唐在提到托尼时也从未使用过“朋友”一词。电影所说的一起工作了“18个月”也被莫里斯反驳,他认为托尼最多干了2个月,最后唐解雇了托尼,就像他解雇过的许多司机一样。“了解唐的脾性的人会知道,他对细节非常在意,完美主义倾向严重,对别人犯的错毫不容情,甚至会当场解雇。”
影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语句:“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这不是缘分,只仅仅是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
阴差阳错之下,我们相遇了。一个是因为需要挣钱供养家庭的托尼,一个是因为肤色而被歧视的钢琴家唐,需要招聘一个司机,还要兼职保姆和保镖的工作。
就这样,这位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就不得不去为黑人唐工作了。托尼讨厌黑人,他有种族歧视。可是,他的爱人没有种族歧视。当家里出现两位黑人,尽管是上门维修,可当他看见了黑人用了他们家的杯子的时候,默默的把它给丢进垃圾桶。
托尼的妻子发现杯子不见了,去垃圾桶寻找,然后把杯子捡起来……
托尼要工作八个星期,才能回家。生活所迫,托尼要唐出去外面开始巡演了……
什么是朋友?就是当你在遇见困难的时候,他能帮助你。当你遇见危险的时候,会出来保护你。当你伤心难过的时候,不会离开你。就好像自己应该是陪伴在他的身边一样,因为他需要我。
刷完《绿皮书》,这曲子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了。为了泡妞点进来的?不召集,先看看这电影说点啥,泡妞的技巧后边慢慢说,没办法我就是,懂妞。
放下偏见 即得朋友
《绿皮书》里讲述的是白人街霸托尼受雇于黑人钢琴艺术家唐·雪莉博士,并开车带他去南部的几个州做巡回演出的故事。放在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可,可在那个歧视黑人的年代里,黑人去南方遇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不方便,可能还有更多的危险。
绿皮书就是在那个年代里为黑人标注的可以服务黑人的餐厅和酒店的一本书,换句话说,很多酒店和餐厅是不服务有色人种的,包括黄皮肤的我们。
《绿皮书》语录
1、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跨出第一步;
2、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这不是猿粪,这只是我们本来就应该是朋友;
3、暴力永远不能取胜,保持尊严才会赢得真正的胜利;
4、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朋友;
5、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餐;
6、你怎么这么挑刺儿?因为你可以做的更好。
Copyright © 2019 选秀电影网